Piega SA

 

『佰籁镫古典音乐鉴赏』第十六期 与命运的抗争 威尔第《命运之力》序曲

BrightenHiFi

点击二维码,关注佰籁镫音响

01.png

02.png

《命运之力》序曲

也许这就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的最后序曲

聆听这首序曲,音乐的戏剧性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至,相当震撼,有点电影大片的感觉。


威尔第从他26岁谱写出第一部歌剧《奥贝尔托》,到1893年的《法尔斯塔夫》,他的创作生涯跨度达54年,在将近三十部的歌剧里,他总共为十几部谱写了序曲,其他的要么是第一幕前奏曲,要么像《游吟诗人》、《西蒙·博卡涅拉》、《奥赛罗》和《法尔斯塔夫》那样,干脆取消了序曲或前奏曲。

03.png

威尔第

那么威尔第的十几首序曲,最著名的是哪一首呢?《西西里的晚祷》序曲,《纳布科》和《命运之力》序曲这几部歌剧本身都不属于威尔第的歌剧优秀之作,而他的优秀之作却又往往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序曲,像《茶花女》、《利戈莱托》、《假面舞会》和《阿伊达》等名气最大的几部歌剧,也都是由较短篇幅的第一幕前奏曲充当序曲功能。


从这个发展路径看,相对独立的序曲在慢慢地被作曲家抛离,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时候,这个时期诞生的歌剧已经基本没有传统意义和格式的序曲了。当然,某些偶尔出现的复古行为也会制造一些例外,比如理查·施特劳斯的回归之作《玫瑰骑士》就有一个非常华美精致的序曲。


从这个意义上看,创作于1861年的歌剧《命运之力》序曲,也许就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的最后序曲了。


歌剧《命运之力》是威尔第应俄罗斯圣彼得堡皇家歌剧院也就是今天的马林斯基剧院的委托而创作的,故事来源于西班牙的一部戏剧《唐·阿尔瓦罗》,讲的是一个非常惨烈的悲剧故事,剧中的主要人物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但是这里面却没有一个是坏人,到最后剧终的时候,舞台上一个活人都没有了,特别像瓦格纳少年时代写的一部所谓的悲剧


说到瓦格纳,威尔第的这部歌剧还真是受到瓦格纳早期浪漫歌剧的一些影响,比如在戏剧冲突的设计上强调命运无所不在的力量,比如在音乐设计上将咏叹调和宣叙调尽可能地统一起来,形成音乐的连贯性,这个也许就是所谓的时代趋势吧,因为瓦格纳真正成为时代的顶流,还是在1865年他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慕尼黑上演之后。

从威尔第的创作分期来看,《命运之力》也是威尔第中期风格转入晚期风格的一个突出代表。但是就这首序曲而言,仍然保留了传统序曲的曲式结构,所有的主题都来自剧中重要场景和歌唱段落,比如代表命运严酷的几声铜管强奏之后,弦乐奏出的短促的动机是剧中女主人公莱奥诺拉与命运抗争的咏叹调主题片段。


接下来是由木管吹出的柔和哀婉的旋律,这是第四幕中男主人公阿尔瓦罗和莱奥诺拉的哥哥唐·卡洛二重唱的主题。


当速度减慢到稍快的行板时,小提琴又在G大调上奏出更优美的旋律,这是第二幕中莱奥诺拉跪在圣母像面前祈祷时所唱的怜悯的圣母啊!以及全剧结尾时的音乐。


音乐进入发展部后,主要是对第一主题进行变化,同时也对第二主题进行片段式展开。


当乐曲的速度再次加快之时,单簧管悠然奏出一个清新活泼的新旋律,这是第二幕中莱奥诺拉与修道院里的瓜迪阿诺神父的二重唱旋律,洋溢着莱奥诺拉遁入空门之后获得暂时解脱的欢欣之情。


又一轮与命运抗争的过程暂时告一段落时,一个铜管奏出的庄严圣咏般旋律出现了,表现了修道院里短暂的安宁,是第四幕阿尔瓦罗来到修道院时内心获得的一种感受。


但是这种短暂的安宁之后却是越来越紧张的音响,乐队的力度也不断增强,悲剧的气氛最终笼罩一切。


威尔第在世的时候曾经安排过这首序曲放在第一幕第一场之后演奏,因为只有在第一场中阿尔瓦罗不慎误杀了莱奥诺拉的父亲仓皇逃离之后,悲剧才正式拉开帷幕,所以这个时候聆听这首序曲,音乐的戏剧性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至,我也曾经看过这种处理的视频录像,确实相当震撼,有点电影大片的感觉。


虽然威尔第的歌剧序曲录音专辑不像莫扎特、威伯、罗西尼、柏辽兹那样曲目整齐,管弦乐效果爆棚,从而成为许多指挥家的录音兴趣所在,但是来自指挥大师卡拉扬在DG的一套较全曲目专辑,确实为威尔第的管弦乐呈现效果增色不少,这可以算是卡拉扬与柏林爱乐的最佳录音之一。所以这个“小双张”专辑一定不要错过,收唱片的乐友,你的唱片柜里是无论如何不能少了这个专辑的。


感谢大家关注第十六期“佰籁镫古典音乐鉴赏”,本期我们给大家带来美国 MartinLogan 马田芦根 ESL 15A 落地式静电音箱录制的现场展示,让您足不出户,就能感受现场聆听的效果!

佰籁镫响,为您开启音